百年观物自得意,风吹淮水波潾潾
出处:《为龙佥事致仁题画》
明 · 邵宝
爱汝钟山草堂静,我欲造之无所因。
百年观物自得意,风吹淮水波潾潾。
小舟西来乘有人,悠然兴到山花春。
便须入室尽此夕,沧浪一声何处津。
百年观物自得意,风吹淮水波潾潾。
小舟西来乘有人,悠然兴到山花春。
便须入室尽此夕,沧浪一声何处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邵宝以“爱汝钟山草堂静”开篇,表达了对钟山草堂静谧环境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向往与渴望。“我欲造之无所因”,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临其境却不得其法的无奈与遗憾。
接下来,“百年观物自得意”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万物的深刻观察与理解,以及从中获得的满足与乐趣。这里的“百年”并非实指时间长度,而是强调了长时间的观察与体验,使得诗人能够深入理解自然界的奥秘与美好。
“风吹淮水波潾潾”描绘了淮水在微风轻拂下的波光粼粼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小舟西来乘有人,悠然兴到山花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小舟的出现,仿佛是自然界的使者,带给人以惊喜与期待。而“悠然兴到山花春”则将诗人的精神状态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
最后,“便须入室尽此夕,沧浪一声何处津”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沉浸于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愿望。同时,通过“沧浪一声何处津”的疑问,引人思考,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