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曾游地,今来尽属君
出处:《题夏景清湘中阁》
宋 · 徐照
湘中山似水,自古有人云。
此是曾游地,今来尽属君。
残风吹岸草,空庙入江云。
却忆还乡梦,清猿半夜闻。
此是曾游地,今来尽属君。
残风吹岸草,空庙入江云。
却忆还乡梦,清猿半夜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似水:比喻湘江边的山如同水面一样平滑。自古:从古至今。
曾游地:以前游览过的地方。
尽属君:现在都归你所有。
残风:秋风。
岸草:江边的草丛。
空庙:废弃的庙宇。
江云:江面上的云雾。
还乡梦:回乡的梦境。
清猿:清脆的猿猴叫声。
半夜闻:在半夜听到。
翻译
湘江边的山像水一样,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这是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如今都属于你了。
秋风摇曳着江岸的草,空荡的庙宇融入江上的云雾。
回忆起回家的梦境,半夜里还能听见清脆的猿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中阁夏日景色,以山水为主题,展现出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湘中山似水"开篇,形象地写出湘江山水的清澈与连绵,如同镜面倒映,自古以来就引人遐想。诗人提及"自古有人云",暗示这里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而"此是曾游地,今来尽属君"则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下的感慨,将个人经历与眼前景色紧密相连。
"残风吹岸草"描绘了江边风过草动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而"空庙入江云"则以空荡的寺庙融入江天云雾之中,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意境。最后,诗人通过"却忆还乡梦,清猿半夜闻"收束全诗,借深夜清猿的叫声勾起对故乡的思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徐照的《题夏景清湘中阁》以湘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湘中阁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个人的历史记忆和思乡之情,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山水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