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骤祛还自喜,清风朝夕上楼台
出处:《夏末喜雨》
宋 · 赵抃
灵湫祈祷酌樽罍,稽首精神敢惰哉。
民意欲从千里雨,天威为动一声雷。
预期多稼如云去,且免飞蝗入境来。
酷暑骤祛还自喜,清风朝夕上楼台。
民意欲从千里雨,天威为动一声雷。
预期多稼如云去,且免飞蝗入境来。
酷暑骤祛还自喜,清风朝夕上楼台。
鉴赏
这首《夏末喜雨》由宋代诗人赵抃所作,描绘了夏日末期人们对于雨水的渴望以及对降雨后带来的凉爽与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
首联“灵湫祈祷酌樽罍,稽首精神敢惰哉。”开篇即点明了人们在干旱时期对雨水的祈求,通过“灵湫”这一意象,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通过“酌樽罍”和“稽首精神”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人们虔诚祈祷的场景,表达了他们不敢怠慢的态度。
颔联“民意欲从千里雨,天威为动一声雷。”进一步阐述了人们对于雨水的强烈愿望与自然界的响应。千里之遥的雨水仿佛是天意的体现,而“一声雷”则象征着天威的降临,将雨水带到了人间。这两句诗巧妙地将人类的意愿与自然的力量联系起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颈联“预期多稼如云去,且免飞蝗入境来。”转而描述了雨水带来的实际效果——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期待,使得庄稼得以茁壮成长,还有效防止了飞蝗的入侵,保护了农作物的安全。这不仅体现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利用。
尾联“酷暑骤祛还自喜,清风朝夕上楼台。”最后以人们在炎热夏季中感受到的清凉与愉悦作为收尾,表达了他们对于这场及时雨的感激之情。同时,“清风朝夕上楼台”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品质提升的隐喻,展现了人们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与满足。
综上所述,《夏末喜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人们在干旱时期对雨水的热切期盼,在雨水降临时的欢欣鼓舞,以及雨水带来的实际益处与心灵慰藉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