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沧海遥相望,顾影徘徊各惆怅
出处:《鸿雁篇》
元末明初 · 陈基
鸿雁双双度雁门,相呼相唤不离群。
昼衔芦藋防矰缴,夜宿关河同梦魂。
稻粱既足江南阔,秋水增波叶微脱。
洞庭湖畔卧云沙,彭蠡矶头弄烟月。
一朝无事忽相违,一向东飞一向西。
西飞眇眇秦山曲,东去悠悠沧海湄。
秦山沧海遥相望,顾影徘徊各惆怅。
山有猩鼯与网罗,水有蛟鼍与风浪。
回头却恨不同栖,辛苦皆因独自飞。
不问天南与天北,何时相见得同归。
昼衔芦藋防矰缴,夜宿关河同梦魂。
稻粱既足江南阔,秋水增波叶微脱。
洞庭湖畔卧云沙,彭蠡矶头弄烟月。
一朝无事忽相违,一向东飞一向西。
西飞眇眇秦山曲,东去悠悠沧海湄。
秦山沧海遥相望,顾影徘徊各惆怅。
山有猩鼯与网罗,水有蛟鼍与风浪。
回头却恨不同栖,辛苦皆因独自飞。
不问天南与天北,何时相见得同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鸿雁的群居生活和它们的迁徙旅程。首联“鸿雁双双度雁门,相呼相唤不离群”展现了鸿雁成双结队、互相呼唤的情景,体现了它们的团结和亲情。中间两联通过“昼衔芦藋防矰缴,夜宿关河同梦魂”和“稻粱既足江南阔,秋水增波叶微脱”,描述了鸿雁在白天觅食防备危险,夜晚则共眠于江河,表达了它们对生活的执着和对同伴的依赖。
接下来,“洞庭湖畔卧云沙,彭蠡矶头弄烟月”描绘了它们在湖边沙洲和江边礁石上休憩的场景,充满了诗意。然而,“一朝无事忽相违,一向东飞一向西”揭示了分离的瞬间,鸿雁各自东西,开始了孤独的旅程。
“秦山沧海遥相望,顾影徘徊各惆怅”表达了鸿雁对彼此的思念和分别后的孤寂。它们担忧山中的猩鼯和水中的蛟鼍带来的威胁,以及风浪的阻隔。“回头却恨不同栖,辛苦皆因独自飞”进一步强调了它们的孤独和对团聚的渴望。
最后,“不问天南与天北,何时相见得同归”以深情的期盼收束全诗,表达了鸿雁对重逢的期待,以及对自由飞翔中相伴相随的深深向往。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和动物情感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