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晨炊恶草具,误作迅雷仍失箸
出处:《飞湍》
宋 · 释居简
飞湍衮衮飞当户,平地隆隆万鼍鼓。
澎轰乱石震风霆,崩奔千仞无朝莫。
涛神何许驾潮来,馀愤未平方震怒。
又若飞廉声万窍,馀勇尚多无处贾。
年时旱涸尚如此,况当八月九月雨。
渊潜虽伏不能安,林栖欲寐还惊顾。
山翁惯听如不闻,只应自乐山中趣。
对床展转悲游子,咫尺华胥迷去路。
欲随胡蝶翩翩举,空过夜遥忘栩栩。
起来晨炊恶草具,误作迅雷仍失箸。
呼童秣马不少驻,不待黎明出山去。
出山定入红尘去,欲去谓言姑小住。
此声不似郑声淫,聒耳虽喧君勿恶。
澎轰乱石震风霆,崩奔千仞无朝莫。
涛神何许驾潮来,馀愤未平方震怒。
又若飞廉声万窍,馀勇尚多无处贾。
年时旱涸尚如此,况当八月九月雨。
渊潜虽伏不能安,林栖欲寐还惊顾。
山翁惯听如不闻,只应自乐山中趣。
对床展转悲游子,咫尺华胥迷去路。
欲随胡蝶翩翩举,空过夜遥忘栩栩。
起来晨炊恶草具,误作迅雷仍失箸。
呼童秣马不少驻,不待黎明出山去。
出山定入红尘去,欲去谓言姑小住。
此声不似郑声淫,聒耳虽喧君勿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或急流的壮丽景象,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宏伟与震撼。诗人通过“飞湍”这一意象,将瀑布比作滚滚飞流直下的湍急水流,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冲击门户的情景。接着,诗人进一步运用“平地隆隆万鼍鼓”的比喻,将瀑布的声音比作万只大鼓齐鸣,生动地表现了水流声的宏大与震撼。
随后,诗人描述了瀑布冲击乱石、发出震天动地的声响,仿佛是千仞之高的瀑布在日夜不停地奔腾。这里使用“澎轰乱石震风霆,崩奔千仞无朝莫”这样的诗句,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挡。
接下来,“涛神何许驾潮来,馀愤未平方震怒”两句,赋予了瀑布以神灵般的存在,表达了瀑布似乎带着未尽的愤怒,持续地咆哮着。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瀑布的形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诗人继续通过“又若飞廉声万窍,馀勇尚多无处贾”描绘瀑布的余音绕梁,仿佛是风吹过万窍,余下的力量仍在四处涌动。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瀑布声音的持久,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力量。
最后,诗人通过“年时旱涸尚如此,况当八月九月雨”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即使在干旱季节,瀑布依然如此壮观,更不用说在雨水丰沛的时候。这不仅突出了瀑布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瀑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力量的感悟。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瀑布的自然景观转化为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