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复小吟开后悟,便应大用到前疑
出处:《和胡侍郎见简》
宋 · 杨万里
花边雪里撚霜髭,怪底诗来妙一时。
聊复小吟开后悟,便应大用到前疑。
先生此曲难先和,著句如棋且著持。
每望南云尺有咫,其人甚远只嗟咨。
聊复小吟开后悟,便应大用到前疑。
先生此曲难先和,著句如棋且著持。
每望南云尺有咫,其人甚远只嗟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撚:捻动,这里指抚摸胡须。怪底:奇怪的是,为何。
聊复:姑且,随便。
大用:重大用途,此处可能指解决难题。
著句如棋:下笔如同布局棋局。
尺有咫:形容距离虽近,但难以触及。
嗟咨:叹息,表示遗憾或感慨。
翻译
在雪花装饰的冬日里,捻着胡须沉思,为何此刻诗兴大发。随意吟诵一番,能启发新的领悟,也许能解答先前的疑惑。
先生的这首诗难以轻易回应,诗句犹如棋局,需要深思熟虑。
每当仰望南方的云彩,虽然近在咫尺,但那个人却遥不可及,令人感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和胡侍郎见简》。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深刻体悟和技巧上的精湛。
"花边雪里撚霜髭,怪底诗来妙一时。"
这里,杨万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冬日景象:花丛中飘落的雪花与白霜交织,营造出一种奇特而又美好的意境。"怪底"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惊叹,同时也映射出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即在平常中寻找不平常的美妙。
"聊复小吟开后悟,便应大用到前疑。"
这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创作过程中的顿悟与自信。"小吟"指的是诗歌的即兴创作,而"后悟"则是说在创作之后对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大用"可能暗示着诗人的艺术才华,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便是在未来的创作中,他也能够将这种才华发挥出来。
"先生此曲难先和,著句如棋且著持。"
这里,杨万里提到了胡侍郎的诗歌("此曲"),认为其艺术造诣深厚,不容易被人理解或模仿。"著句如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胡侍郎诗句之间严谨而巧妙的布局,犹如下棋一般,每一步都需精心策划。
"每望南云尺有咫,其人甚远只嗟咨。"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南云"可能指的是遥远的南方,"尺有咫"则是说即便通过书信也难以表达心中的思念之深。"其人甚远只嗟咨"表露了诗人面对亲友相隔两地时的心情复杂与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万里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他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