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躯犹不死,晚节竟何如
出处:《无物》
宋末元初 · 方回
一屋无他物,荒山此僻居。
小儿差类我,老马最怜渠。
久绝樽中酒,空堆架上书。
顽躯犹不死,晚节竟何如。
小儿差类我,老马最怜渠。
久绝樽中酒,空堆架上书。
顽躯犹不死,晚节竟何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屋:家中。无他物:别无他物。
荒山:荒凉的山岭。
此僻居:深处居住。
小儿:年幼的孩子。
差类我:像我一样。
老马:老马。
怜渠:理解我的处境。
久绝:很久没有。
樽中酒:杯中的酒。
空堆:堆积。
架上书:书架上的书籍。
顽躯:顽固的身躯。
犹不死:尚未终结。
晚节:晚年的生活。
竟何如:会怎样呢。
翻译
家中别无他物,只在这荒山深处居住。年幼的孩子像我一样孤独,老马却最能理解我的处境。
很久没有饮酒作乐,书架上的书籍积满灰尘。
虽然身躯顽固,但生命尚未终结,晚年的生活会怎样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一屋无他物,荒山此僻居"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贫瘠而偏僻的地方定居,房屋内空无一物,只有大自然的陪伴。接着"小儿差类我,老马最怜渠"则展示了一种亲近自然、与世间生命共同感受的生活情景,小孩的模样与诗人相似,老马也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孤独。
然而,到了"久绝樽中酒,空堆架上书"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过去享乐的象征——美酒已经断绝,而知识和文化的象征——书籍则成堆积累,不再被翻阅。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生活上的孤寂,也暗示了一种时代的沧桑。
最后两句"顽躯犹不死,晚节竟何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和品德的思考。尽管身体已经衰老,但仍未至于死亡,而关于晚年的节操,却让诗人陷入深深的自我反思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保持精神独立和品格坚守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与自然变化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