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
制书开摄受,丝纶广慧门。
时英满君囿,法侣盛天园。
俱销五道缚,共荡四生怨。
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
庭深林彩艳,地寂鸟声喧。
上风吹法鼓,垂铃鸣昼轩。
新梅含未发,落桂聚还翻。
早烟藏石磴,寒潮浸水门。
一朝蒙善诱,方愿遣笼樊。
鉴赏
此诗《蒙预忏直疏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萧纲所作,其内容充满了对佛法的虔诚与向往,以及对清净心灵的追求。
首先,“皇情矜幻俗,圣德悯重昏”,诗人以“皇”和“圣”来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与道德力量,表达了对世俗的怜悯与对愚昧的担忧,暗示佛法能引领人们走出迷雾,找到光明。
接着,“制书开摄受,丝纶广慧门”,诗人描绘了佛法的传播与普及,通过“摄受”与“慧门”的比喻,展现了佛法如同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能够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道路。
“时英满君囿,法侣盛天园”,这里运用了生动的场景描写,将佛法的追随者比作充满智慧的精英,聚集在“君囿”与“天园”中,象征着佛法的繁荣与影响力。
“俱销五道缚,共荡四生怨”,诗人表达了佛法能消除众生的痛苦与束缚,使人们摆脱生死轮回的困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通过“祛爱马”与“静心猿”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通过修行去除贪欲与杂念,使心灵得以净化。
“庭深林彩艳,地寂鸟声喧”,这一句描绘了禅院内的宁静与生机,通过对比“深庭”与“彩艳”,“地寂”与“鸟声喧”,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上风吹法鼓,垂铃鸣昼轩”,诗人以自然界的风声与法鼓、铃铛的声音相融合,象征佛法的传播与影响,如同清风拂面,深入人心。
“新梅含未发,落桂聚还翻”,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佛法的生机与活力,新梅虽未绽放,却蕴含着新生的力量;落桂虽已凋零,但其种子仍在翻滚,寓意佛法的传承与不息。
“早烟藏石磴,寒潮浸水门”,诗人以清晨的烟雾与寒冷的潮水,象征佛法的深远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深入探索的渴望。
最后,“一朝蒙善诱,方愿遣笼樊”,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佛法的引导下,愿意摆脱束缚,追求自由与解脱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佛法的赞美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深刻的理解与追求,以及对佛法力量的深切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