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从太保学关西,三十不官人得知
出处:《留朱甘节诚庵先生之侄也》
明 · 陈献章
早从太保学关西,三十不官人得知。
到处自称西楚客,逢人只说李承箕。
百钱挂杖还双屦,千里低头但一碑。
江上竹枝歌正好,留君况是月明时。
到处自称西楚客,逢人只说李承箕。
百钱挂杖还双屦,千里低头但一碑。
江上竹枝歌正好,留君况是月明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对他的侄子朱甘节的挽留之作。首句“早从太保学关西”表明朱甘节可能在少年时期就师从某位尊称为太保的人物,学习关西(指陕西西部)的文化或武艺。接着,“三十不官人得知”暗示朱甘节虽然年届三十,仍未得到官职,流露出些许不得志的情绪。
“到处自称西楚客,逢人只说李承箕”两句,朱甘节以西楚客自居,可能暗指他有志于四方游历或寻求建功立业之地,而常提及的“李承箕”可能是他的榜样或者志向的象征。
“百钱挂杖还双屦,千里低头但一碑”描绘了朱甘节的生活状态,他或许贫穷但志气高洁,行走千里,眼中只有那象征荣誉的碑,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理解。
最后,“江上竹枝歌正好,留君况是月明时”以江边的竹枝歌和明亮的月夜为背景,邀请朱甘节留下,暗示此时此刻的相聚与欢歌尤为适宜,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深厚情谊和挽留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赏朱甘节的才情与品格,又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和挽留,体现了诗人作为长辈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