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出处:《同李主敬赋周炼师渔樵耕牧诗四章章十二句》
元末明初 · 郭钰
子何为耕,瀛洲之曲。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
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
树阴阴,草青青。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
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
树阴阴,草青青。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以耕作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感慨。首句“子何为耕,瀛洲之曲”以疑问开篇,引出主人公在仙境般的瀛洲角落从事农耕的情境。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运用了神话色彩,将山水赋予灵性,象征着丰收的希望。接下来,“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描绘了乡村清晨炊烟袅袅上升如云,白天银河倒映,洗净尘埃的宁静画面,富有诗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表达了诗人对周炼师的祝愿,希望他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盛的生活,不必过于节俭。最后,“树阴阴,草青青”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前文的农耕生活相呼应。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则流露出诗人对世间劳苦的感叹,呼唤人们回归淳朴的田园生活,共同耕作,享受简单而真实的快乐。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清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