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
出处:《薯米》
清 · 胡健
番薯当米度年华,鼓腹安閒海外家。
义士不须劳指囷,将军何事慨量沙。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
一自岛隅分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
义士不须劳指囷,将军何事慨量沙。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
一自岛隅分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
鉴赏
这首《薯米》由清代诗人胡健所作,通过对番薯这一作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首句“番薯当米度年华”,以“番薯”代替传统的粮食,形象地描述了番薯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如同大米一样,成为度过岁月的主要食物来源。接下来,“鼓腹安閒海外家”一句,描绘出人们饱食之后的满足与悠闲,无论是身处国内还是海外,都能享受到番薯带来的幸福生活。
“义士不须劳指囷,将军何事慨量沙。”这两句通过对比义士和将军的行为,强调了番薯作为农作物的价值。义士无需为储粮而劳心劳力,将军也不必因粮食问题而忧虑。这不仅体现了番薯的丰产,也暗示了其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番薯的独特魅力。香粳是珍贵的稻米,而番薯以其独特的香气与之媲美;山芋与地瓜则是番薯的不同称呼,诗人以“喜并”表达对番薯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自岛隅分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这句话总结了番薯的广泛种植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自从在岛屿的一角开始种植,番薯的种植逐渐普及,成为了各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桃花盛开时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番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作物的深深喜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