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出处:《秋日题汝阳潭壁》
唐 · 刘希夷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
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
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
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
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独自坐在秋天的阴凉中,悲伤的情绪自然而然涌现。行走间看见汝阳潭,藤萝覆盖着水面和石头。
挂在树上的瓢在木叶间摇曳,风吹过清晰可闻。
隐士无法忍受这种宁静,抖动衣裳步入闲静之地。
潭水回流清澈见底,金色沙粒铺在银色石子之上。
色彩斑斓并非一片连贯,景色朦胧深邃无边。
鱼鳞般的波纹紫色可爱,鸭羽般的水色自然碧绿。
吟诵起秋天的诗篇,心灵仿佛与秋水融为一体,忘却得失。
秋水随着身影摇曳,清澈与浑浊混淆了内心的界限。
到了年终我将回归,回到东山回忆过往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独坐之情景,诗人在秋阴中生出悲凉之感,随后行至汝阳潭边,见飞萝掩映于水石之间。悬挂的木叶上有瓢形的积水,风吹过时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一切让诗人感到幽深而不耐烦,他振衣起身,在寂静中漫步。水底清澈可见,金沙银砾被覆盖,水中的鱼鳞和鸭毛各呈紫碧之色,显得格外怜悯。
诗人吟咏秋水之美,心中渺然忘却了世间的损益。秋水如影随形,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清浊与心迹交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透露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在岁暮之时,诗人回忆起往昔在东山余宿的情景。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的诗作。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