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宁为玉在璞,不为珠在槃全文

宁为玉在璞,不为珠在槃

宋 · 李廌
人生乃动物,万事皆动端。
阴阳造化汝,赋汝以五官。
五官各治职,愈治当愈残。
非苦动所扰,乌知静为安。
非恶动所戕,未贵静为完。
百年夜分半,梦想仍妄瞒。
动多静常少,竟为动所干。
回光一自照,万事无悲欢。
居士何早达,动境能反观。
宁为玉在璞,不为珠在槃
虚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
聊持动时想,摄入静中看。

拼音版原文

rénshēngnǎidòngwànshìjiēdòngduān

yīnyángzàohuàguān

guānzhìzhízhìdāngcán

fēidòngsuǒrǎozhījìngwèiān

fēièdòngsuǒqiāngwèiguìjìngwèiwán

bǎiniánfēnbànmèngxiǎngréngwàngmán

dòngduōjìngchángshǎojìngwèidòngsuǒgān

huíguāngzhàowànshìbēihuān

shìzǎodòngjìngnéngfǎnguān

níngwèizàiwèizhūzàipán

shìshēngcháobáiqīngzǎonínghán

liáochídòngshíxiǎngshèjìngzhōngkàn

注释

动物:比喻人的生活状态。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对立统一。
五官: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愈治:越尽职责。
残:损害,这里指受损。
苦动:因痛苦而产生的活动。
静为安:宁静带来的安宁。
恶动:邪恶的行为或活动。
妄瞒:虚幻的梦境。
动境:动态的世界。
玉在璞:未经雕琢的美玉。
虚室:空荡的房间。
青璅:古代宫殿的窗户。
聊持:姑且,暂时。

翻译

人生如动物,世间万物皆源于运动。
阴阳法则塑造你,赋予你五种感官。
五官各有其职,越尽责可能越受损。
若非痛苦由动引起,怎知宁静的珍贵。
并非邪恶源自活动,宁静并非完美之敌。
人生百年,一半在梦与幻象中度过。
动静失衡,活动常常占据主导。
一旦返观,万事皆无悲喜。
居士为何早早洞察,能在动态中反思。
宁愿做未经雕琢的美玉,不愿做盘中的明珠。
空屋中晨光显现,傍晚青琐间凝结寒意。
暂且在动中思考,再融入静的视角。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生与动静之间的关系。开篇即指出“人生乃动物,万事皆动端”,强调生命活动和宇宙动态的密切联系。接着,“阴阳造化汝,赋汝以五官”描绘了天地对人的赐予,以及人的感官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

“五官各治职,愈治当愈残”则表达了五官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过度的活动可能导致的损耗。随后的“非苦动所扰,乌知静为安。非恶动所戕,未贵静为完”展现了作者对动与静之间平衡态度的追求。

诗中“百年夜分半,梦想仍妄瞒”一句,抒写了人生短暂、梦幻般的无常。紧接着,“动多静常少,竟为动所干”表明了在多动少静的人生旅途中,被动态所主导的现实。

“回光一自照,万事无悲欢”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超然态度,强调通过自我反观来达成一种超脱世间喜怒哀乐的心境。接着,“居士何早达,动境能反观”提醒读者,作为隐居之士,应当早些达到这种能够从动态中抽离出来进行自我审视的境界。

最后,“宁为玉在璞,不为珠在槃。虚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表达了作者对于纯净、高洁生活状态的向往,而非混浊、平庸的存在。全诗以“聊持动时想,摄入静中看”作为结束,意味着在动态中捕捉思想,将其收敛于静谧之中进行深思。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生命意义与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