讵如贤达门,气类全精诚
出处:《芗峦》
宋 · 陈藻
香山白乐天,香草荆屈平。
释氏定而慧,道家直且清。
儒臣司燮理,至治薰神明。
不然岩谷间,亦作兰茝馨。
郁郁若沉水,茫茫夷岛生。
人从韩寿徒,去就焉知轻。
讵如贤达门,气类全精诚。
鲍肆不肯入,结交皆群英。
男以芳自持,女以烈主盟。
时虽付衰殁,久亦腾褒旌。
自古葬枯骨,阿谁埋令声。
所以芗峦上,遗芬始峥嵘。
一字可为谥,双魂无愧情。
宁馨把仙桂,已在月中行。
迤逦衔鸡舌,笔花对长檠。
紫薇引当坐,红药欢相迎。
释氏定而慧,道家直且清。
儒臣司燮理,至治薰神明。
不然岩谷间,亦作兰茝馨。
郁郁若沉水,茫茫夷岛生。
人从韩寿徒,去就焉知轻。
讵如贤达门,气类全精诚。
鲍肆不肯入,结交皆群英。
男以芳自持,女以烈主盟。
时虽付衰殁,久亦腾褒旌。
自古葬枯骨,阿谁埋令声。
所以芗峦上,遗芬始峥嵘。
一字可为谥,双魂无愧情。
宁馨把仙桂,已在月中行。
迤逦衔鸡舌,笔花对长檠。
紫薇引当坐,红药欢相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荆屈平: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释氏:佛教。
道家:道教。
燮理:调和治理。
至治:极盛的治理状态。
韩寿:西晋名士,以美貌闻名。
贤达:德才兼备的人。
鲍肆:卖鲍鱼的店铺,比喻庸俗之地。
男以芳自持:男子保持高尚品德。
女以烈主盟:女子以刚烈主持联盟。
褒旌:表扬和荣誉。
葬枯骨:埋葬逝者。
遗芬:遗留的芬芳,指声誉。
一字可为谥:一个字可以概括他们的品性。
宁馨:美好的,芳香的。
仙桂:比喻高洁的品质。
迤逦:连续不断。
鸡舌:形容书法工整。
紫薇:星宿名,象征尊贵。
红药:红花,象征热情。
翻译
香山上的白居易,如同香草中的屈原。佛教以其智慧定静,道教则直率而清明。
儒家官员掌管治理,盛世时能净化人心。
否则,他们也会在山岩谷底,散发出兰芷的香气。
他们的声誉浓郁如沉香,影响深远。
人们效仿韩寿的选择,但去留的价值何在却难以知晓。
哪里比得上贤良人士,他们的气质纯粹真诚。
鲍鱼之肆不入其眼,他们结交的都是杰出人物。
男子凭借芬芳自守,女子以刚烈主导联盟。
尽管时代变迁,他们的美德长久受赞扬。
自古以来,谁埋葬了逝者的名声?
因此,香峦之上,遗留的芬芳才显得崇高。
一个字足以作为他们的谥号,两颗灵魂无愧于心。
他们的精神如同月宫仙桂,已在月光中飘逸。
他们笔下生花,与长灯相伴。
紫薇星引导他们的座位,红药花热烈欢迎。
鉴赏
这首宋诗《芗峦》是陈藻所作,诗人以香山的白乐天和香草的屈原为引子,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赞美。诗中提到佛教的智慧、道教的清直,以及儒家的治理之道,都象征着高尚的品德。诗人认为,即使在平凡之处,这些贤者也能散发出芬芳,如同沉香般持久。他们的人格魅力超越了世俗的荣辱,结交的都是杰出人物。
诗人进一步强调,这些贤者虽然身死,但他们的精神和声誉却得以流传,如同香草在芗峦山上永存。他们的美德如同谥号一般,令人敬仰,他们的灵魂无愧于世。诗人还借月中的仙桂和笔下的花开花落,描绘出他们高尚的灵魂仍在世间延续,紫薇和红药则象征着他们的欢迎与陪伴。
总的来说,《芗峦》是一首歌颂贤德、推崇人格精神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