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恩波不旁洽,五穷无奈苦随人
出处:《责逋 其一》
宋 · 华岳
索逋无术谒公门,岂谓公门反怆神。
令尹幸酬三百索,痴儿犹恋一千缗。
如今索手方知错,自此甘心莫怨贫。
不是恩波不旁洽,五穷无奈苦随人。
令尹幸酬三百索,痴儿犹恋一千缗。
如今索手方知错,自此甘心莫怨贫。
不是恩波不旁洽,五穷无奈苦随人。
注释
索:索要。公门:官府。
怆神:心神悲痛。
令尹:古代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酬:给予。
一千缗:一千串钱。
索手:追悔的手。
错:错误。
甘心:甘愿。
怨贫:抱怨贫穷。
恩波:朝廷的恩惠。
旁洽:普遍惠及。
五穷:指贫穷、疾病、衰老、死、离别五种不幸。
无奈:无可奈何。
苦随人:痛苦地伴随。
翻译
无法找到方法去拜见官府,没想到官府反而让我心神悲痛。令尹大人慷慨解囊三百索,我这个愚人还执着于那一千缗钱。
现在才明白当初索求是错误的,从此以后我甘心贫穷,不再抱怨。
并不是朝廷的恩泽没有普及,而是贫穷这五个字无情地缠绕着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华岳所作,名为《责逋(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索逋不守信用、负心行为的失望和自我反省。
"索逋无术谒公门" 表明索逋没有合适的方法来敲开公门,也暗示他可能没有诚意。
"岂谓公门反怆神" 这句强调索逋的行为让人觉得公门(指贵族或官员之门)似乎也变得心灰意冷。
接着,诗人通过"令尹幸酬三百索"和"痴儿犹恋一千缗"两句,揭示了索逋曾经承诺给予重金却未兑现,而自己则仍旧对那份承诺抱有幻想。
诗的后半部分"如今索手方知错"表达了诗人现在才明白过去索逋行为的错误,"自此甘心莫怨贫"则是诗人表示愿意接受贫穷的命运,不再怨恨。
最后两句"不是恩波不旁洽,五穷无奈苦随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无奈和对索逋的失望之情,以及对于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