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全文

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

出处:《奉酬天复古风
宋 · 周行己
我生不爱言,欲言令人恶。
总总乾坤内,抱此谁与托。
昔者所亲人,今或苦荼若。
生交各分离,死交已冥漠。
事非固必存,千载一转脚。
要知达士心,阅世等糟粕。
不求万法脱,不与万法缚。
索然天地中,去留如解箨。
万事岂足为,而苦自结约。
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
何当得蔡侯,飘若云中鹤。
新诗近道要,如病饮良药。
上言古心人,次言时道薄。
落落济世志,拙者但骇愕。
功名付吾子,我独甘藜藿。
谁知陋巷中,箪瓢有馀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对友人天复古的酬答之作,以深沉的哲理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友情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开篇“我生不爱言,欲言令人恶”,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多言的态度,认为言语往往带来误解或厌恶,流露出一种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厌倦。接着,“总总乾坤内,抱此谁与托”一句,诗人感叹于广阔的世界中,怀揣着这份孤独和忧郁,却无人能理解与接纳。

“昔者所亲人,今或苦荼若。生交各分离,死交已冥漠。”诗人回忆过去亲近的人如今却变得疏远甚至痛苦,生前的友谊在生死面前显得脆弱无力。这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变化无常的感慨。

“事非固必存,千载一转脚。”诗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时间流转,一切都会改变。这体现了他对生命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要知达士心,阅世等糟粕。”诗人推崇那些能够洞察世事本质的智者,认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如同过眼烟云,不值得过分执着。这表明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不求万法脱,不与万法缚。”诗人强调自己不追求脱离世间法则,也不愿被这些法则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精神。

“索然天地中,去留如解箨。”诗人将自己比作竹笋,在天地间随缘生长,去留自在,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

“万事岂足为,而苦自结约。”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难以满足内心的渴望,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困扰和痛苦。这反映了他对人生追求的反思。

“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诗人以自己的方式适应世界,即使面对不和谐,也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体现了他的坚韧和适应力。

“何当得蔡侯,飘若云中鹤。”诗人表达了对像蔡侯一样的高洁之士的向往,希望能在他们的引领下,如同云中鹤般自由飞翔。

“新诗近道要,如病饮良药。”诗人认为新诗不仅接近真理,还能像良药一样治愈心灵的疾病,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追求。

“上言古心人,次言时道薄。”诗人先提到古代的心灵人物,后批评当前社会道德的衰败,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落落济世志,拙者但骇愕。”诗人虽有济世的雄心壮志,但面对世人的不解和嘲笑,感到孤独和无奈。

“功名付吾子,我独甘藜藿。”诗人将功名利禄留给子女,自己则甘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体现了他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谁知陋巷中,箪瓢有馀乐。”诗人最后以简陋的居所和粗茶淡饭为乐,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快乐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友情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