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死政自佳,性命安足惜
出处:《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九》
宋末元初 · 方回
无一日不醉,未尝见有疾。
三日偶无酒,咄咄怪病出。
肺壅鼻垂涕,不饮踰十日。
醉死政自佳,性命安足惜。
奈何官价贵,典衣买灰汁。
三日偶无酒,咄咄怪病出。
肺壅鼻垂涕,不饮踰十日。
醉死政自佳,性命安足惜。
奈何官价贵,典衣买灰汁。
翻译
每天没有不喝醉的时候,未曾见过他生病。连续三天没喝酒,突然奇怪的疾病就出现了。
他的肺部阻塞,鼻子不断流涕,超过十天不饮酒。
喝醉而死或许更好,生命又何必吝惜。
无奈官府酒价高昂,只好典当衣物换来酿酒的灰烬之水。
注释
无一日不醉:每天都不停地饮酒。未尝见有疾:从未见过他生病。
咄咄怪病出:突然出现奇怪的病症。
肺壅鼻垂涕:肺部堵塞,鼻子滴水。
不饮踰十日:超过十天没有饮酒。
醉死政自佳:喝醉而死也挺好。
性命安足惜:生命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奈何官价贵:无奈官府酒价昂贵。
典衣买灰汁:典当衣物换购酿酒的灰烬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常醉之人,借酒忘忧,但一旦无酒,便感受到了身体的不适。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酒精对其生活的巨大影响,以及它如何成为逃避现实的方式。
诗人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健康的态度,尽管如此,却也流露出无奈与困境。最后两句则抒写了官府定价过高,导致平民难以承担,使得诗人不得不典当衣物以购买酒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
整首诗语言幽默而又不失深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