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见傍钓矶,高低逗池沼
出处:《咏草笠》
清 · 许传霈
早云燎太空,头戴笠子好。
惟笠质不同,农家费探讨。
葛藤编林泉,箨箬裁篁筱。
宜雨不宜晴,当夏用者少。
忆昔有黄冠,黄色服以草。
截去阶外蒲,诛就檐前茆。
每年三伏初,西畴有事早。
秧插荫随槐,畬锄香围稻。
倏忽透炎威,依旧苦乾燥。
曷若此笠成,迎凉经意造。
圆样月玲珑,遍覆云环绕。
薰风吹野田,珠露披清晓。
秀色映须眉,佳气明瞳瞭。
不愁红日红,耘耔忘杲杲。
隐见傍钓矶,高低逗池沼。
茅茨屋不除,莓苔榻无埽。
铺席芦苇参,裁扇蒲葵小。
天地一蓑翁,此物此时宝。
翩韆携屐来,伊谁是坡老。
惟笠质不同,农家费探讨。
葛藤编林泉,箨箬裁篁筱。
宜雨不宜晴,当夏用者少。
忆昔有黄冠,黄色服以草。
截去阶外蒲,诛就檐前茆。
每年三伏初,西畴有事早。
秧插荫随槐,畬锄香围稻。
倏忽透炎威,依旧苦乾燥。
曷若此笠成,迎凉经意造。
圆样月玲珑,遍覆云环绕。
薰风吹野田,珠露披清晓。
秀色映须眉,佳气明瞳瞭。
不愁红日红,耘耔忘杲杲。
隐见傍钓矶,高低逗池沼。
茅茨屋不除,莓苔榻无埽。
铺席芦苇参,裁扇蒲葵小。
天地一蓑翁,此物此时宝。
翩韆携屐来,伊谁是坡老。
鉴赏
这首《咏草笠》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通过对草笠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农耕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审美意义。
诗中开篇“早云燎太空”,描绘了清晨天空被云彩笼罩的情景,为草笠的出场营造了背景。接着,“头戴笠子好”一句,直接点明了草笠作为农人日常用品的重要性。随后,诗人详细描述了草笠的制作材料——葛藤与竹笋,以及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适用性,强调了草笠在夏季雨天的实用性。
“忆昔有黄冠,黄色服以草。截去阶外蒲,诛就檐前茆。”这一段通过回忆古代道士穿着草制衣物,以及他们对草料的利用,进一步突出了草笠的自然属性和传统价值。接下来,诗人具体描绘了在炎热夏日,农民们利用草笠遮阳避暑,进行田间劳作的场景,如插秧、除草等,表现了草笠在农事活动中的不可或缺。
“不愁红日红,耘耔忘杲杲。”这两句表达了草笠能够帮助农人在烈日下工作,减轻酷热带来的不适,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于农活,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通过“翩韆携屐来,伊谁是坡老”两句,将自己与苏轼(坡老)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草笠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草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草笠的实用功能,还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