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水火喻,子产功在郑
出处:《蒋韶州书至代简答之》
明 · 陈献章
相别何悠悠,梅花十寒整。
音尘中断绝,窅若堕深井。
忽枉尺素书,开读喜不定。
庾岭秋正高,扬旌下松径。
君才足理郡,韶民日延颈。
古来水火喻,子产功在郑。
岁计谅有馀,愿闻下车令。
音尘中断绝,窅若堕深井。
忽枉尺素书,开读喜不定。
庾岭秋正高,扬旌下松径。
君才足理郡,韶民日延颈。
古来水火喻,子产功在郑。
岁计谅有馀,愿闻下车令。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蒋韶州书至代简答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蒋韶州分别后漫长的时间感,以及收到书信时的惊喜之情。"相别何悠悠,梅花十寒整",以梅花寒冬开放象征时间的流转,表达了两人分离之久。"音尘中断绝,窅若堕深井",形象地写出因距离遥远而信息断绝的寂寥。
"忽枉尺素书,开读喜不定",尺素书的到来犹如黑暗中的曙光,诗人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接下来,诗人称赞蒋韶州才华出众,足以治理好州郡,百姓翘首期盼其到来,"君才足理郡,韶民日延颈"。
最后,诗人引用古代贤臣子产的典故,表达对友人期待能像子产那样造福一方,"古来水火喻,子产功在郑"。并表示相信蒋韶州的治理能让地方丰饶,"岁计谅有馀",并希望听到他到任后的政令,"愿闻下车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对比和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也寓含了对友人政治才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