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久已判,努力敦诚明
出处:《送安思正之蜀》
宋 · 蔡襄
贱者易屈志,少年多直情。
子独修节行,爱护如目精。
辛勤走铨省,历岁才点名。
舍居在穷巷,门户面西城。
妻孥愁屡空,独尔心无营。
驱骡从僮仆,间或造予庭。
是时杨叔武,相值极驩诚。
妙言发潜蓄,远意倍幽萌。
羞谀刺俗子,指急条边兵。
过从岂云厌,时节忽峥嵘。
叔武守岳阳,别去方行行。
子今复之蜀,蜀道天险并。
橐中无一钱,剑外几百程。
春风卷地来,凡草犹奋荣。
如何使之人,憔悴气与形。
内富在乎我,外穷系于生。
此事久已判,努力敦诚明。
吾友黄君度,实乃浮其声。
子往从之游,切磨固相成。
子独修节行,爱护如目精。
辛勤走铨省,历岁才点名。
舍居在穷巷,门户面西城。
妻孥愁屡空,独尔心无营。
驱骡从僮仆,间或造予庭。
是时杨叔武,相值极驩诚。
妙言发潜蓄,远意倍幽萌。
羞谀刺俗子,指急条边兵。
过从岂云厌,时节忽峥嵘。
叔武守岳阳,别去方行行。
子今复之蜀,蜀道天险并。
橐中无一钱,剑外几百程。
春风卷地来,凡草犹奋荣。
如何使之人,憔悴气与形。
内富在乎我,外穷系于生。
此事久已判,努力敦诚明。
吾友黄君度,实乃浮其声。
子往从之游,切磨固相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送安思正之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安思正的深深关怀和勉励。诗中,蔡襄赞赏安思正坚守节操,生活简朴,尽管身处困境仍能保持高洁之心。他提到安思正勤劳于仕途,但境遇不佳,家境贫寒,妻子儿女常受饥荒之苦。然而,安思正不为世俗所累,时常来访,与诗人交流深意,对时事有独到见解。
诗中描述了两人友情深厚,当得知安将赴蜀地时,蔡襄忧虑蜀道艰险,安思正囊中羞涩,担心他的身体和精神会因此而憔悴。他强调内心的富足比外在的贫穷更为重要,鼓励安思正坚持自我,保持真诚。最后,诗人提到友人黄君度名声浮夸,但他相信安思正与黄君度交往,定能相互砥砺,共同成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牵挂,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蔡襄作为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品格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