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征戍生还少,何必封侯是主恩
出处:《送老卒还乡》
明 · 徐熥
少小从军出玉门,萧萧白发返丘园。
塞垣此别休回首,旧路重经更断魂。
残橐只馀孤剑在,故乡知有几家存。
古来征戍生还少,何必封侯是主恩。
塞垣此别休回首,旧路重经更断魂。
残橐只馀孤剑在,故乡知有几家存。
古来征戍生还少,何必封侯是主恩。
鉴赏
这首《送老卒还乡》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一位年迈士兵从军多年后返回家乡的复杂心情。诗中充满了对岁月流逝、战争残酷以及对故土深深眷恋的情感。
首句“少小从军出玉门”,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年轻时便离家远赴边疆,投身军旅生涯。玉门关作为古代边防要塞,象征着远离家乡的艰苦与挑战。接下来,“萧萧白发返丘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历经沧桑,年华已逝,满头白发,终于回到久违的家园。这里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也蕴含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塞垣此别休回首,旧路重经更断魂。”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离开军营、踏上归途时的复杂情感。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和挑战,因此在告别边塞时选择不回头,以免触景生情,更加心痛。然而,当他再次踏上曾经熟悉的道路时,内心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哀伤和感慨。
“残橐只馀孤剑在,故乡知有几家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主人公随身携带的仅有残破的钱囊和一把孤剑,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简陋,更是精神上孤独的象征。同时,他对故乡的担忧也跃然纸上——在他离开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战争而破碎,留下的是无尽的牵挂和忧虑。
最后,“古来征戍生还少,何必封侯是主恩。”这两句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自古以来,征战沙场的士兵能平安归来者寥寥无几,即便功成名就,也不过是命运的偶然。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深重苦难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战争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