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幽香适何来,微风相与清全文

幽香适何来,微风相与清

出处:《清芬室
明 · 童冀
幽人抱高尚,结屋城南坰。
琴书有馀暇,山林无俗情。
春兰被后圃,秋鞠丽前荣。
幽香适何来,微风相与清
竟日澹相对,不为尘虑婴。
逍遥一室内,庶以全吾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城南郊野中建造的居所——“清芬室”。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首句“幽人抱高尚,结屋城南坰”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心怀高洁之志的隐士,他远离尘嚣,选择在城南的旷野中建屋居住。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避离。

接着,“琴书有馀暇,山林无俗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不仅有闲暇时间弹琴读书,还保持着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与世俗的杂念隔绝,过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

“春兰被后圃,秋鞠丽前荣”则通过四季花卉的描写,展现了“清芬室”内外的自然美景。春天兰花盛开于后园,秋天菊花艳丽于前庭,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隐士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幽香适何来,微风相与清”两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室内的清新氛围。幽香从何处而来?是微风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最后,“竟日澹相对,不为尘虑婴”表达了隐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常状态。他与自然相伴,心境淡泊,不被外界的忧虑所困扰,过着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逍遥一室内,庶以全吾生”则是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总结。他在室内自由自在地生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保全自己的生命,追求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隐士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