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种光明瞻瑞相,六根清净为还源
宋 · 李纲
布地金沙片片匀,深沉院宇閟祗园。
清凉路半前三语,摩诘城中不二门。
千种光明瞻瑞相,六根清净为还源。
狻猊坐上法王子,稽首皈依众所尊。
清凉路半前三语,摩诘城中不二门。
千种光明瞻瑞相,六根清净为还源。
狻猊坐上法王子,稽首皈依众所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大乘榴花洞时,对文殊圣像的瞻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
首句“布地金沙片片匀”,以金沙铺地的景象开篇,既描绘了地面的华美,也隐喻了文殊菩萨的智慧光芒如金沙般洒满大地,均匀而璀璨。
“深沉院宇閟祗园”则通过描述幽静深邃的寺庙环境,营造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气氛,暗示文殊圣像所在之处是心灵净化与精神升华的圣地。
“清凉路半前三语,摩诘城中不二门”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前三个字“清凉路”代表通往觉悟之路的宁静与清凉,与“不二门”相对应,强调了文殊菩萨教导的真理是唯一不变的,如同摩诘(即王维)所描绘的不二之境,引导人们直达内心深处的真理。
“千种光明瞻瑞相,六根清净为还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千种光明象征着文殊菩萨的智慧之光普照众生,瑞相则是对文殊菩萨形象的崇敬与膜拜。六根清净则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纯净的状态,回归本源,实现自我超越。
最后,“狻猊坐上法王子,稽首皈依众所尊”以狻猊(龙子之一)作为文殊菩萨的象征,强调了文殊菩萨作为佛法之王的地位。法王子代表了佛法的继承者,稽首皈依则表达了对文殊菩萨的至高尊敬与虔诚皈依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殊圣像的描绘与赞颂,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智慧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文殊菩萨无上智慧与慈悲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