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挽声悽霜月冷,铭旌影转晓风斜
出处:《张大资挽词 其二》
宋 · 韦骧
熙载功成鬓未华,蕃宣屡易见褒嘉。
凤池旧别经年久,鹤驭新乘去路赊。
哀挽声悽霜月冷,铭旌影转晓风斜。
故山归葬依先垄,千古悠悠贤世家。
凤池旧别经年久,鹤驭新乘去路赊。
哀挽声悽霜月冷,铭旌影转晓风斜。
故山归葬依先垄,千古悠悠贤世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为张大资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逝者生前功绩与逝世后哀荣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
首联“熙载功成鬓未华,蕃宣屡易见褒嘉”,开篇即赞美张大资在事业上成就卓著,虽已年长,但精神不衰,多次受到朝廷的表彰与嘉奖。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功成名就与岁月痕迹巧妙融合,既表现了张大资的辉煌成就,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颔联“凤池旧别经年久,鹤驭新乘去路赊”,进一步描述了张大资离开官场,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凤池比喻朝廷,鹤驭则象征着仙人驾鹤升天,这里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转换,表达了对张大资从政生涯的回顾与对离世的感慨。
颈联“哀挽声悽霜月冷,铭旌影转晓风斜”,通过哀婉的挽歌、寒冷的霜月、斜风中的铭旌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生动地刻画了张大资去世后人们悼念的情景,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尾联“故山归葬依先垄,千古悠悠贤世家”,点明了张大资最终回归故乡,安葬于祖坟旁,成为千古流传的贤良之家。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也寄托了人们对张大资品德与家风的传承与延续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生死、荣誉与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