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势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扪天
出处:《次韵危虚室过居庸》
元 · 元明善
一山万里限中原,神凿居庸百二川。
峰势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扪天。
风沙漠漠龙庭远,云物沈沈鸟道穿。
眼底兴亡谁解写,石琴秋水学冰弦。
峰势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扪天。
风沙漠漠龙庭远,云物沈沈鸟道穿。
眼底兴亡谁解写,石琴秋水学冰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诗人元明善以“一山万里限中原”开篇,巧妙地将居庸关置于宏大的时空背景中,暗示其作为边防要塞的重要地位。接着,“神凿居庸百二川”一句,既赞美了人工开凿的智慧,也隐含着对自然与人类力量交织的感慨。
“峰势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扪天”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居庸关山峰的险峻与高耸,仿佛能遮挡阳光,触摸天空,营造出一种雄伟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风沙漠漠龙庭远,云物沈沈鸟道穿”则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读者带入辽阔的边疆景象,既有苍茫的沙漠,又有深沉的云雾,以及穿行其中的飞鸟,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边塞图景。
最后,“眼底兴亡谁解写,石琴秋水学冰弦”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兴衰的深沉思考。这里的“石琴秋水”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而“学冰弦”则可能是比喻对过往岁月的回响或哀思,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居庸关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和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