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内廷徵异绩,门人谁荐治安书
出处:《送大中丞吴公之洛中二首》
明 · 胡应麟
雨花台畔乍停车,重睹青鸾下玉除。
大府宾僚迎独坐,中原豪杰避前驱。
云飞雒邑朝巡外,雪满梁园夜燕馀。
屈指内廷徵异绩,门人谁荐治安书。
大府宾僚迎独坐,中原豪杰避前驱。
云飞雒邑朝巡外,雪满梁园夜燕馀。
屈指内廷徵异绩,门人谁荐治安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送大中丞吴公之洛中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送别大中丞吴公前往洛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氛围与对吴公的深厚情感。
首句“雨花台畔乍停车”,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雨花台旁,以“乍停车”描绘出送行的瞬间,营造出一种即将分别的紧张感。接着,“重睹青鸾下玉除”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吴公比作传说中的青鸾,下凡至玉阶,既表达了对吴公身份的尊敬,也暗示了他非凡的能力和高尚的品德。
“大府宾僚迎独坐,中原豪杰避前驱”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吴公的威望和影响力。大府宾僚迎接他一人独坐,而中原豪杰则避开他的前导,形象地展示了吴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云飞雒邑朝巡外,雪满梁园夜燕馀”进一步扩展了场景,将吴公的行程与历史背景相结合,通过“云飞”、“雪满”等自然景象,营造出宏大的历史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吴公即将展开的旅程充满挑战与机遇。
最后,“屈指内廷徵异绩,门人谁荐治安书”表达了对吴公未来的期待与祝福。诗人希望吴公能够在朝廷中取得卓越的功绩,并且期待有更多的人推荐他撰写关于安定国家的著作,体现了对吴公才能的认可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吴公形象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吴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安定与发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