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全文

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后,秋风摵摵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后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
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
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
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
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
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
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毡。
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
桹桹残夜木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
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
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
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馀尺椽。
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
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
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
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秋风:凉爽的秋风。
马鬣:马鬃。
驭吏:驾车的人。
弊裘:破旧的皮衣。
古寺:古老的寺庙。
殿堂:寺庙的主要建筑。
松柏:常绿树,象征长寿。
木鱼:僧侣敲击的木制法器。
慈母:指诗人的母亲。

翻译

昔日春风中送你离去,杏花盛开春风醉人。
如今秋风中送你归返,秋风吹过,满地黄沙铺展。
马鬃颤抖,瑟缩不宁,驾车者沉默,脚步前后谨慎。
破旧的皮衣被寒风吹裂,冷气直透骨髓,枯枝摩擦欲燃起火星。
忽然遇见古寺藏于山岩,与你下马,流连忘返。
殿堂高低随山势起伏,松柏参天,直插云霄。
长廊落叶堆积如扫,小屋帷幔翻动如掀。
佛像中的神母怀抱九子,令人怜爱。
这使远方客人内心触动,想见幼子心绪烦乱。
围炉相对,直到黄昏,借僧榻而眠,虽冷如铁,胜过家中贫寒。
曲臂难眠,期待天明,双腿冻僵,关节紧缩。
深夜木鱼声断续,起身看北斗已西倾。
东方渐白,斗转星移,仆人整装,我准备回家。
老僧清扫墙壁,备好笔墨,让我为这一年题字。
离开寺庙,同乘一骑到山店,茅屋只剩少许屋檐。
再坐胡床,笑谈一番,你不善饮,我们设宴。
行程尚不足五百里,但囊中钱财也足够支付。
频频起身怕日头偏西,唯恐母亲牵挂。
即将离去,我将前往江海,却忆起此处的缘分。
感慨万分,不知何以至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姜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师厚时的情景。首联以春风送行和杏花盛开的春景反衬秋风萧瑟、沙尘满目的归途,对比鲜明。接着写马匹在寒风中瑟缩,自己衣衫单薄,身处荒凉之地,突显旅途艰辛。

诗人与师厚偶遇古寺,寺内环境清幽,殿堂依山势而建,松柏参天,长廊落叶如扫,丈室静谧。寺中的佛像和神母形象让诗人感慨万分,触发了思乡之情。夜晚,两人围炉对坐,借僧榻而眠,尽管条件艰苦,但诗人仍感到家贫无毡的温暖更为珍贵。

次日清晨,二人继续行程,路过山店,虽简陋但也暂作歇息,饮酒谈笑。诗人感叹路程不远,但担心母亲牵挂,急于回家。最后,老僧请他留下题诗纪念,诗人感慨万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即将离别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