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敢兴问,翠眉愈烦啧
晨出暮乃归,升合赖筋力。
何能致大嚼,所具但粝食。
上以饫老妻,下以毓子息。
每饭焉得饱,醯酱或弗给。
欢然咀啖间,相对无戚色。
谁家粗禄仕,粱肉颇丰殖。
至亲本不多,辛苦养奴客。
雕盘割玉脂,香甑淅珠粒。
精腶及美糗,俊味岂易得。
大姬挟怨怒,不举至日昃。
小婢亦仰面,屏置若弃掷。
政尔万金重,不作一钱直。
主人敢兴问,翠眉愈烦啧。
乃知钟鼎门,庖宰刀机赤。
不如□□底,破铛煮荞稷。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穷的老者及其家庭的生活状况,通过对比富人的奢侈与自己的简朴,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平等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普通人艰难生活的同情,以及对权贵们奢侈生活方式的批评。
首先,"里巷有穷叟,颓屋仅四壁"一句,便设定了一个贫困家庭的背景。老者每天早出晚归,只能依靠自己的体力来维持生计。诗中的"何能致大嚼,所具但粝食"表明他们连基本的饮食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尽管如此,他们仍旧能够和睦地生活,"上以饫老妻,下以毓子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贫富差距来抒发感慨。富人的餐桌上有着精美的玉脂、珠粒等佳肴,而这些对于穷人来说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大姬挟怨怒,不举至日昃"和"小婢亦仰面,屏置若弃掷"一句,则描绘了富家妇女对待食物的傲慢态度,与穷人家庭中对于每一餐都怀有感激之心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通过"政尔万金重,不作一钱直"和"主人敢兴问,翠眉愈烦啧"表达了社会上的物价昂贵,以及普通人对于物质的无力感。结尾处的"乃知钟鼎门,庖宰刀机赤。不如□□底,破铛煮荞稷"则是对比富人的奢侈生活与自己简朴生活的选择,表明尽管生活艰辛,但这样的简单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刻的社会观察,更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