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碧海春云动杳冥,泰华秋空入雄峻全文

碧海春云动杳冥,泰华秋空入雄峻

出处:《林森山水图歌
明 · 刘崧
清江何人画山水,西村无传稚川死。
林生后出更清逸,笔法远师闽浙士。
深林大树交铁柯,远峰近巘分陂陀。
青天层峡见栈阁,落日平湖闻棹歌。
水边之亭绝潇洒,更看平桥度羸马。
千崖小径雪边分,百道飞泉雨中泻。
自言笔法由心运,墨色重敷看深润。
碧海春云动杳冥,泰华秋空入雄峻
昨者相逢湖水上,闻筑幽居傍渔榜。
为君先赋采菱篇,答我新图迥幽旷。
图中好山千万重,还似闽中似浙中。
祇今欲往河梁绝,指点天末窥冥鸿。
我家茆屋珠林底,武姥仙坛两相峙。
何时为写看云亭,尽染西原雪华纸。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林森山水图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清江为背景,赞叹画中山水的意境和技法。他提到画家林生,其画风清新脱俗,师承闽浙一带的画风,展现了深林、大树、远峰、近岭的层次感,以及栈阁隐现于层峡、落日余晖中的宁静与悠扬。画面中的水边亭子、平桥、雪径飞泉,增添了空间的动态与变化。

诗人对画作的赞赏深入到艺术创作的内心层面,认为画法源自画家的内心情感,墨色运用得深沉而滋润,如碧海春云和泰华秋空,展现出宏大的气象。在湖边相遇时,诗人被邀请为林生的新图作诗,感叹图中山水之美,犹如闽浙两地,又富有新意和开阔的视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家茅屋和武姥仙坛的怀念,期待能为这些景致绘制一幅细致入微的画卷,用雪华纸尽显其风采。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对山水画的极高评价和对艺术创作的深情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