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出处:《悯耕者》
唐 · 韦庄
何代何王不战争,尽从离乱见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何代何王:指任何一个时代和君主。不战争:没有战争的情况。
尽从离乱见清平:人们总是在动荡战乱中期望看到国家安定。
暴骨:暴露在外的骨头,象征死亡。
多于土:比地上的泥土还要多,形容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之多。
犹点乡兵:仍然征召乡村的民兵。
作戍兵:作为守卫边疆的士兵。
翻译
哪个朝代哪个君王不经历战争,人们常常在战乱中盼望和平。现在暴露的白骨比泥土还多,仍然征召乡兵去守卫边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废墟与和平转变的画面,通过对比过去的战争与现在的安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首句“何代何王不战争”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历史上的种种战乱,这些战争无疑是由各个朝代的君王所引发的。紧接着,“尽从离乱见清平”则表明这些纷争和动荡最终都归于平静和秩序,展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第三句“如今暴骨多于土”却是对战争残酷现实的一种描绘,“暴骨”指的是战死沙场的遗骸,而“多于土”则形象地表达了战争所带来的惨烈。最后一句“犹点乡兵作戍兵”,通过对当下士兵依旧驻守边疆的描写,反衬出即便是和平时期,也仍有战事的存在,表现了一种历史循环往复的情感。
诗人韦庄在这首诗中,以一种哀叹的心态,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与对和平的无限向往。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强化了诗歌情感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历史的沉重和生活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