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无行路,孤松半倚看
出处:《披云庵》
宋 · 释元肇
绝顶住居安,千峰翠作攒。
风吹云影破,天漏月光寒。
野水无行路,孤松半倚看。
有时吟到晓,清韵激飞湍。
风吹云影破,天漏月光寒。
野水无行路,孤松半倚看。
有时吟到晓,清韵激飞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中景象。首句“绝顶住居安”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身处绝顶,居于安宁之中,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接着,“千峰翠作攒”以浓墨重彩勾勒出群山环绕、绿意盎然的壮丽景色,仿佛千座翠峰汇聚一处,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生机。
“风吹云影破,天漏月光寒”两句,通过风动云散、月光照耀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风过之处,云层被吹散,月光透过云隙洒落,不仅照亮了四周,也给读者带来了一丝清凉之感。这里的“天漏”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穿透云层的情景,又赋予了画面一种神秘的色彩。
“野水无行路,孤松半倚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孤独的意境。野水在山间流淌,似乎没有固定的路径,显得自由而随意;而那棵孤松,半倚半立,仿佛在静静地观赏这一切,增添了几分静默与沉思的意味。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有时吟到晓,清韵激飞湍”将诗人的思绪与自然融为一体。在黎明时分,诗人或许还在吟诵着心中的诗句,那清脆悦耳的韵律仿佛能激发山间湍急水流的回响,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