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岂不怀渊明,异榻同梦寐全文

岂不怀渊明,异榻同梦寐

宋末元初 · 仇远
大江秋风高,红叶纷满地。
采采黄金华,专此秋富贵。
主翁庭宇静,霜日自清媚。
岂不怀渊明,异榻同梦寐
春融桃李门,一粲开落易。
愿言坚晚节,香淡有真意。
平生观物心,饮水知秋味。
敢问楚人醒,何如晋人醉。

拼音版原文

jiāngqiūfēnggāohóngfēnmǎn

cǎicǎihuángjīnhuázhuānqiūguì

zhǔwēngtíngjìngshuāngqīngmèi

怀huáiyuānmíngtóngmèngmèi

chūnróngtáoméncànkāiluò

yuànyánjiānwǎnjiéxiāngdànyǒuzhēn

píngshēngguānxīnyǐnshuǐzhīqiūwèi

gǎnwènchǔrénxǐngjìnrénzuì

注释

大江:长江。
秋风:秋季的风。
红叶:秋天的红叶。
黄金华:比喻金黄的花朵。
主翁:主人。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桃李:桃树和李树,象征美好。
晚节:晚年的节操。
饮水:喝水。
楚人:指楚国的人。
晋人:指晋代的人。

翻译

秋天的大江上,秋风吹得高,满地都是红叶。
金黄的花朵纷纷扬扬,这是秋天特有的富饶和繁华。
主人的庭院宁静,秋日的阳光显得格外明媚。
怎能不想起陶渊明,虽然身处异处,但我们共享着相同的梦境。
春天里,桃花李花盛开,凋谢也迅速,生活变化无常。
我希望能坚守晚年的节操,即使香气清淡,也有真实的韵味。
一生中观察万物,从喝水就能感受到秋天的味道。
请问,楚人是否已经清醒,而晋人却沉醉其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开篇“大江秋风高,红叶纷满地”两句,设定了一个秋意浓厚的画面,长江的秋风凛冽,红色的落叶铺满了大地,给人一种丰富和辉煌的感觉。

接着,“采采黄金华,专此秋富贵”又增加了一层豪迈与奢侈的情趣。诗人在这里使用“采采”的拟声词来形容那繁盛而华丽的景象,同时通过“黄金华”这一比喻,表达了对朋友不凡的境遇和高贵品质的赞赏。

“主翁庭宇静,霜日自清媚”则描绘了一种宁静雅致的居所氛围。诗人形容主人(刘君章)的庭院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安静,而霜日则带来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清新之感。

“岂不怀渊明,异榻同梦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渊明(即苏轼)的怀念之情。虽然两人相隔时空,但在精神上却能共鸣,共同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梦境中。

“春融桃李门,一粲开落易”则是转入了对春天的回忆,诗人提及到那时节里盛开的桃花和李花,以及它们轻易地开放和凋谢,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细腻。

“愿言坚晚节,香淡有真意”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朋友坚守晚节之约,即在岁月的晚期仍能保持纯正的情谊和高洁的人格。这里的“香淡”形容的是一种不事张扬、质朴无华的品性。

“平生观物心,饮水知秋味”则是诗人自述,他一生都以观赏万物为乐,并且能从最简单的行為——饮水中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凉和淡雅。

最后,“敢问楚人醒,何如晋人醉”是一种对比和提问。诗人在这里借用历史上的楚国和晋国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来询问:是保持清醒如楚人的生活态度好,还是沉醉在美好时光中如晋人那样更为可取。这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抉择,以及对待遇方式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