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忧汝易饱,未饱非所忧
宋 · 毛滂
灵芝有良田,岁比万户侯。
平生不力耕,以德作锄耰。
不许仓箱丰,但知钵盂秋。
木鱼一呼饭,千屐如水流。
灵芝道亦然,饱汝即罢休。
但忧汝易饱,未饱非所忧。
后生真可畏,见此观比邱。
昔常为我民,今乃从我游。
得道于灵芝,胸中罗珍羞。
岂特求自饱,将副馁者求。
裹钵忽何之,西风送轻舟。
处处灵芝田,多稼如云浮。
初以非种种,今当不收收。
谁施复谁乞,大块同一沤。
姑且置是事,吾言亦谬悠。
羡观一身轻,翛然逐飞鸥。
平生不力耕,以德作锄耰。
不许仓箱丰,但知钵盂秋。
木鱼一呼饭,千屐如水流。
灵芝道亦然,饱汝即罢休。
但忧汝易饱,未饱非所忧。
后生真可畏,见此观比邱。
昔常为我民,今乃从我游。
得道于灵芝,胸中罗珍羞。
岂特求自饱,将副馁者求。
裹钵忽何之,西风送轻舟。
处处灵芝田,多稼如云浮。
初以非种种,今当不收收。
谁施复谁乞,大块同一沤。
姑且置是事,吾言亦谬悠。
羡观一身轻,翛然逐飞鸥。
注释
灵芝:一种珍贵的菌类。比:相比。
万户侯:拥有大量财富的人。
力耕:辛勤耕作。
锄耰:农具。
仓箱:仓库。
饱汝:让你满足。
罢休:停止。
易饱:容易满足。
观比邱:观察修道者的境界。
昔:过去。
民:百姓。
珍羞:珍贵的财富。
馁者:饥饿的人。
裹钵:携带饭碗。
轻舟:小船。
灵芝田:灵芝生长的地方。
初:起初。
种种:种植。
收收:收获。
施:给予。
乞:乞求。
同一沤:万物同源。
谬悠:偏离正道。
一身轻:轻松自在。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飞鸥:飞翔的海鸥。
翻译
灵芝拥有肥沃的土地,每年的收获能比得上千户豪强。他一生不勤于耕作,却用道德作为农具。
不允许仓库满盈,只知满足于简朴的生活。
木鱼声响起,饭菜就准备好了,如同千双鞋子流水般涌来。
灵芝之道也是如此,只要能满足你,就停止索取。
我只担心你容易满足,未满足并非我所忧虑。
年轻人确实令人敬畏,看到这情景,仿佛在寺庙中修行。
他们过去是我的子民,如今却与我一同追寻。
他们在灵芝之道上得道,心中充满珍贵的财富。
他们追求的不只是自己的饱足,更是为了饥饿的人。
包裹着饭碗的他们忽然离去,西风吹送他们的轻舟。
到处都是灵芝的田野,庄稼繁茂如云海。
起初他们认为无需种植,现在却懂得了收获的价值。
是谁给予,又是谁乞求?大地万物皆同源。
暂且放下这事,我的言论可能有些偏颇。
羡慕他们一身轻松,自在地追随飞翔的海鸥。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灵芝仙境的诗,灵芝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开篇便用“灵芝有良田,岁比万户侯”来描写灵芝之地丰饶而富足,其生产力远超过世间万户侯的收成,显示了仙境中物产的奇特和丰沛。
随后的“平生不力耕,以德作锄耱。不许仓箱丰,但知钵盂秋”则进一步表达了这个世界的不同寻常,它不是通过辛勤劳动而是靠着道德来获得收获,且并不追求物质的堆积,只在乎精神上的满足。
“木鱼一呼饭,千屐如水流。灵芝道亦然,饱汝即罢休”则描绘了这个世界中人们对待食物的态度,不是通过辛劳而是自然而然,而且吃喝不求过量,只在于满足生理需要。
“但忧汝易饱,未饱非所忧。后生真可畏,见此观比邱”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世界的赞叹和向往,以及对于后来者能有这样的境界而感到欣慰。
接下来的“昔常为我民,今乃从我游。得道于灵芝,胸中罗珍羞”则是诗人自述,以前他曾作为官员管理百姓,现在却选择了追随灵芝的教导,获得了道德上的成就和满足。
“岂特求自饱, 将副馁者求。裹钵忽何之,西风送轻舟”则表达了诗人不仅满足于自己的修养,还希望能够帮助他人,也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处处灵芝田,多稼如云浮。初以非种种,今当不收收”继续强调了这个世界的奇特,其生产力超乎常理,而诗人的态度则是顺其自然,不强求成果。
最后,“谁施复谁乞,大块同一沤。姑且置是事,吾言亦谬悠。羡观一身轻,翛然逐飞鸥”则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赞美,对其中没有贪婪和索取,只有大公无私精神的向往,以及诗人对于自己能有这样的认识而感到欣慰。
整首诗通过对灵芝仙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满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