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
出处:《奉寄朱都宪》
明 · 陈献章
古来名誉塞乾坤,公与时人作法根。
眼见晦明真有数,心知肉骨更何言。
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
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
眼见晦明真有数,心知肉骨更何言。
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
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陈献章所作的《奉寄朱都宪(其二)》。陈献章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此诗表达了对朱都宪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首句“古来名誉塞乾坤”,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赞叹自古以来,名望与声誉充盈天地之间,引出对朱都宪的评价。接着,“公与时人作法根”一句,赞扬朱都宪不仅与时代并行,更在其中树立了法则之根基,体现了他的深远影响与贡献。
“眼见晦明真有数,心知肉骨更何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对世间事物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坚定信念。这里“晦明”象征事物的兴衰变化,“肉骨”则比喻人的精神与肉体,强调了在面对人生起伏时,内心的力量与坚持的重要性。
“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两句,通过类比手法,将朱都宪的德行与功绩比作能够养活全家的恩泽,以及如同高山一般受人尊敬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了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最后,“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两句,展望未来,预言朱都宪的功绩将被历史铭记,其名字与事迹将与古代的英雄豪杰一同载入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对象。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朱都宪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对其功业永垂不朽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都宪的赞美与颂扬,展现了陈献章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认识,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