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百年,譬彼东逝川
出处:《拟古二十首》
明 · 胡应麟
浮生若飞蓬,寄迹宇宙间。
万物皆有尽,胡为长苦颜。
旨酒列高台,嘉宾共盘桓。
夜阑当秉烛,日晏当沈酣。
人生无百年,譬彼东逝川。
生者不暂欢,死者宁复还。
万物皆有尽,胡为长苦颜。
旨酒列高台,嘉宾共盘桓。
夜阑当秉烛,日晏当沈酣。
人生无百年,譬彼东逝川。
生者不暂欢,死者宁复还。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与时间的短暂与无常。诗人以“浮生若飞蓬”开篇,将人生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无根与飘忽不定。接着,“万物皆有尽,胡为长苦颜”,诗人提出疑问,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终结之时,为何人们还要长久地愁眉不展呢?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幅宴会图景:“旨酒列高台,嘉宾共盘桓。”美酒佳肴,宾朋满座,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享乐的描述上,而是迅速转向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夜阑当秉烛,日晏当沈酣。”夜晚来临,应当点燃蜡烛尽情欢饮;白日将尽,应当沉浸于酒宴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悟,以及在有限时间内追求快乐和满足的愿望。
最后,“人生无百年,譬彼东逝川。”诗人将人生比作东流不返的河水,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有限性。紧接着,“生者不暂欢,死者宁复还。”这句话直截了当地指出,活着的人不应让悲伤占据心灵,因为死亡是无法逆转的事实,只有当下的欢乐才是真实可得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价值的珍视,以及在有限生命中追求快乐与满足的哲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