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世俗事,秖使人意恶
出处:《松风亭四首 其四》
宋 · 曾几
回环数株松,老干极落落。
清风一披拂,竽籁自然作。
喧嚣世俗事,秖使人意恶。
谁能洗耳来,相与憩寂寞。
清风一披拂,竽籁自然作。
喧嚣世俗事,秖使人意恶。
谁能洗耳来,相与憩寂寞。
注释
回环:环绕。数株:几棵。
松:松树。
老干:老枝。
极落落:疏疏落落。
清风:凉爽的风。
一披拂:轻轻吹过。
竽籁:竹笛和籁籁声。
自然作:自然地发出。
喧嚣:嘈杂。
世俗事:日常琐事。
秖:只。
人意恶:让人感到厌烦。
洗耳:比喻不听或忽略。
来:前来。
相与:一起。
憩:休息。
寂寞:宁静。
翻译
环绕着几株松树,老枝疏疏落落。清风吹过,竹笛和籁籁声自然响起。
世俗的喧闹琐事,只会让人感到厌恶。
谁能洗净耳朵,一起来到这宁静之地休息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松风亭四首(其四)》。诗中,诗人以松树为描绘对象,通过“回环数株松,老干极落落”描绘出松树苍劲挺拔、枝干稀疏的形象,展现了松林的静谧和孤高。接着,“清风一披拂,竽籁自然作”写风吹过松林,发出自然和谐的声音,如同音乐般悦耳。诗人借此表达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认为这种宁静的环境能洗涤心灵,让人远离尘世烦恼。“喧嚣世俗事,秖使人意恶”直接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感,而“谁能洗耳来,相与憩寂寞”则流露出诗人渴望超脱尘世,与松风为伴,在寂寞中寻求内心的平静。整体上,这首诗借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