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残日沉雕外,惊蓬到马前全文

残日沉雕外,惊蓬到马前

出处:《塞外书事
唐 · 许棠
征路出穷边,孤吟傍戍烟。
河光深荡塞,碛色迥连天。
残日沉雕外,惊蓬到马前
空怀钓鱼所,未定卜归年。

拼音版原文

zhēngchūqióngbiānyínbàngshùyān
guāngshēndàngsāijiǒngliántiān

cánchéndiāowàijīngpéngdàoqián
kōng怀huáidiàosuǒwèidìngguīnián

注释

征路:行军的道路。
穷边:荒远的边疆。
孤吟:孤独的吟诗或歌唱。
戍烟:边防驻军的烽火烟雾。
河光:河流的波光,这里指黄河。
深荡塞:在关塞深处激荡。
碛色:沙漠的颜色。
迥连天:远远地与天相接。
残日:落日,夕阳。
沉雕外:在防御工事之外沉落。
惊蓬:被风吹起四处飘散的蓬草。
到马前:飘到马的前面。
空怀:空想着,徒然怀念。
钓鱼所:钓鱼的地方,常喻指隐居生活。
未定卜归年:还没有确定能够回家的年份,即归期未定。

翻译

行军之路延伸至荒远的边疆,孤独的吟唱伴随着戍边的烽烟。
黄河的波光在关塞深处激荡,沙漠的景色遥远地与天相连。
落日沉没在雕堡之外,风中飞舞的蓬草掠过马前。
心中空想着隐居垂钓的地方,却还未确定能回归的年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意境,展现了边地的苍凉与作者内心的寂寞。首句"征路出穷边"设定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孤吟傍戍烟"则透露出将士在边关的孤独生活。

接下来的"河光深荡塞"和"碛色迥连天"通过对比鲜明的水面与沙漠之景,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残日沉雕外"则是时间的流逝,太阳逐渐西下,给人以一天又将过去的感慨。

"惊蓬到马前"中的惊蓬往往象征着战乱或突如其来的危险,表达了边疆生活中潜藏的不安与紧张。"空怀钓鱼所"则是对远方故土的思念,钓鱼台是古代诗人常用来寄托乡愁的地方。

最后一句"未定卜归年"透露了将士对于未来归期的不确定性,以及内心深处的归隐之意。这句话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无奈与沉重的情感色彩。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边塞苍凉和个人情怀的边塞行军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