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信此生真野马,且将馀日寄江鸥
出处:《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 其三》
宋 · 李之仪
隐隐山林似卧牛,纷纷镰担喜逢秋。
虚名漫托三春柳,实际须归万斛舟。
未信此生真野马,且将馀日寄江鸥。
崎岖精卫人空笑,终恐长鲸上直钩。
虚名漫托三春柳,实际须归万斛舟。
未信此生真野马,且将馀日寄江鸥。
崎岖精卫人空笑,终恐长鲸上直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林间的宁静画面,诗人以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隐隐山林似卧牛,纷纷镰担喜逢秋”,以“卧牛”比喻山林的静谧与平和,而“纷纷镰担”则描绘了农民在秋收时忙碌的场景,两相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人生的劳作与收获。
颔联“虚名漫托三春柳,实际须归万斛舟”,借“三春柳”象征短暂的虚名浮华,而“万斛舟”则代表了实际的、持久的价值所在。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追求真实、持久价值的重要性,而非徒有虚名。
颈联“未信此生真野马,且将馀日寄江鸥”,“野马”在这里比喻人生的无常与飘忽不定,“江鸥”则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希望在余生中寻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尾联“崎岖精卫人空笑,终恐长鲸上直钩”,“精卫填海”的典故在此被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的努力,最终只能是徒劳。而“长鲸上直钩”则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知和难以把握。这一联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命运与自由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