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渺渺乌塘尾,漫得东来一纸书
出处:《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 其二》
宋 · 王安石
篁竹荒茅五亩馀,生涯山蕨与泉鱼。
家贫殖货羞端木,乡里传书比仲舒。
白日忆君聊远望,青林嗟我似逃虚。
春风渺渺乌塘尾,漫得东来一纸书。
家贫殖货羞端木,乡里传书比仲舒。
白日忆君聊远望,青林嗟我似逃虚。
春风渺渺乌塘尾,漫得东来一纸书。
注释
篁竹:竹林。荒茅:荒草。
五亩馀:大约五亩多地。
生涯:生活。
山蕨:山野中的蕨类植物。
泉鱼:泉水中的鱼。
殖货:贩卖货物。
羞:感到羞愧。
端木:指端木蕻良,古代廉洁的官员。
仲舒:指董仲舒,古代博学的学者。
聊:姑且。
远望:远眺。
逃虚:逃避空虚。
渺渺:轻轻的。
乌塘尾:乌塘的末端。
漫得:意外得到。
一纸书:一封书信。
翻译
一片竹林和荒草覆盖了五亩多的土地,我的生活依靠山中的蕨菜和泉水里的鱼。因为家中贫穷,我以贩卖货物为耻,就像当年的端木蕻良;乡亲们传递书信,如同仲舒那样渴望知识。
白天思念你,只能远远眺望,感叹自己身处青翠树林,仿佛在逃避空虚的生活。
春风轻轻吹过乌塘尾,意外地收到你从东方寄来的信件。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从“篁竹荒茅五亩馀,生涯山蕨与泉鱼”几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种植和养殖自给自足的愿望。"家贫殖货羞端木,乡里传书比仲舒"则表明了诗人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仍然珍视文化与学问,通过乡间传递的书籍来增长见闻,与古代贤士相比。
"白日忆君聊远望,青林嗟我似逃虚"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怀念和思念,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愿望。最后两句“春风渺渺乌塘尾,漫得东来一纸书”则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并通过一封来自东方的信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信息的期待和珍惜。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悠长,充分体现了诗人幽居生活中的情感流露,以及与自然、文化和亲友之间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