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豚酒乐丰岁,空山鼎沸箫鼓音
出处:《赵倅司马山谢雨》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去岁不雨民忧深,愆阳亢甚多伏阴。
冥冥造物岂难料,感以至诚神所歆。
我公默祷若响应,出岫谁谓云无心。
天瓢疑是池中水,三日以往皆为霖。
淋漓元气满人望,解愠何止薰风琴。
家家豚酒乐丰岁,空山鼎沸箫鼓音。
春祈秋报有常典,仰荷灵贶如桑林。
冥冥造物岂难料,感以至诚神所歆。
我公默祷若响应,出岫谁谓云无心。
天瓢疑是池中水,三日以往皆为霖。
淋漓元气满人望,解愠何止薰风琴。
家家豚酒乐丰岁,空山鼎沸箫鼓音。
春祈秋报有常典,仰荷灵贶如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末元初时期的一场及时雨及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诗人李俊民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地方官员赵倅司马在干旱之年为百姓祈雨的情景,以及雨水降临后带来的喜悦与丰收景象。
诗的开头提到去年干旱,百姓忧虑重重,异常炎热的天气使得伏阴减少。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认为即使是冥冥中的造物主也难以预料人间的疾苦,但只要以至诚之心祈祷,神灵自会感应。特别赞扬了赵倅司马的祈祷如同神灵的应答,云随风动,展现了祈祷的神奇效果。
紧接着,诗人描述了雨水如天降甘霖,连续三日滋润大地,仿佛从池塘中倾倒而出。这场雨不仅解除了旱情,还充满了天地间的元气,满足了人们的期待,其效果远超春风的抚慰。家家户户欢庆丰年,空山中回荡着庆祝的箫鼓之声,一片热闹景象。
最后,诗人提到了春祈秋报的传统习俗,表达了对上天赐福的感激之情,如同农人在桑林中接受神灵的恩惠一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在困难时刻人们相互支持、共同祈福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