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
出处:《游石涧寺》
唐 · 朱放
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
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
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闻道:听说。幽深:深远、隐蔽。
石涧寺:坐落在石涧边的寺庙。
不逢:没有遇到。
流水:流水声或流水的存在。
亦:也。
难知:难以知道或察觉。
莫道:不要说。
山僧:山中的和尚。
无伴侣:没有同伴或朋友。
猕猴:一种猴子,猕猴科动物。
长在:居住在。
古松枝:古老的松树上。
翻译
听说那深藏在石涧中的寺庙如果没有流水声,也难以察觉它的存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藏于山林之中的幽静寺庙景象。开篇即以“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勾勒出一处隐秘的佛寺,仿佛只有通过传闻才能得知其存在,连同行的流水也不容易让人察觉。这不仅烘托出了寺庙的偏远与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寻找心灵寄托之所的渴望。
接着,“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中提到的“山僧”虽身处偏远,但并非孤独,因为在这自然与佛法的伴随下,他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伙伴。而“猕猴长在古松枝”的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感,更暗示着时间的静好和生命的连续性,猕猴在古老的松树间跳跃,仿佛与寺庙共同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避世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憧憬,以及他们追求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篇巧妙融合了佛教精神与山水田园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