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抖擞无明尽,携手金鳌顶上行
出处:《故将军曾侯子澄见访长歌赠之》
明 · 王世贞
曾侯意气高天云,少小弯弓三百斤。
抗表那愁中执法,入门长揖大将军。
尺书立扫无诸烬,一箭能收下濑勋。
名大中山饶谤箧,家贫太史絓深文。
脱骖始释越石父,买丝肯绣平原君。
归来自种南山豆,有饭仍夸菜三九。
春秋癖喜元凯先,月旦评甘子将后。
亭午方餐法喜食,六时不醉声闻酒。
林间豹蔚长迷雾,匣里龙渊空犯斗。
偶闻时事忽抚膺,及语功名但摇首。
扁舟过我娄江城,紫气煜煜如拖旌。
主人病聋复病哑,枉汝谈佛仍谈兵。
初疑藕孔修罗出,稍觉莲花般若生。
天下总需公辈在,人间岂数王郎名。
何如抖擞无明尽,携手金鳌顶上行。
抗表那愁中执法,入门长揖大将军。
尺书立扫无诸烬,一箭能收下濑勋。
名大中山饶谤箧,家贫太史絓深文。
脱骖始释越石父,买丝肯绣平原君。
归来自种南山豆,有饭仍夸菜三九。
春秋癖喜元凯先,月旦评甘子将后。
亭午方餐法喜食,六时不醉声闻酒。
林间豹蔚长迷雾,匣里龙渊空犯斗。
偶闻时事忽抚膺,及语功名但摇首。
扁舟过我娄江城,紫气煜煜如拖旌。
主人病聋复病哑,枉汝谈佛仍谈兵。
初疑藕孔修罗出,稍觉莲花般若生。
天下总需公辈在,人间岂数王郎名。
何如抖擞无明尽,携手金鳌顶上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曾侯的风采与风骨,其意气高远,勇力非凡,年轻时便能弯弓三百斤。他不畏艰难,敢于抗表直言,对权贵也以礼相待,展现出非凡的气度。诗中赞扬了曾侯的军事才能,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叛乱,一箭定乾坤,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曾侯虽名震一时,却饱受非议,家境贫寒,仍坚守正直。他解救了被囚禁的越石父,慷慨解囊资助平原君,展现了高尚的品德。晚年,曾侯回归田园,自给自足,生活简朴而满足。
诗中还提到了曾侯对历史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佛法的探讨。他虽身居高位,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不受世俗纷扰所影响。曾侯偶尔也会感慨时事,对功名表现出淡泊的态度。最后,诗人王世贞表达了对曾侯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存在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并邀请曾侯一同前往金鳌山顶,寓意着共同追求精神的高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了曾侯的多面形象,既有英雄豪情,又有文人雅趣,展现了其复杂而立体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将军的深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