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骎骎全文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骎骎

出处:《送陆秀才归觐省
唐 · 戎昱
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骎骎
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拼音版原文

língchùzàinánzhǐchǔyúnyīn
huāèliánzhījìntáoyuánshēn

yīngzhēngqīnqīn
shàngqiānniánliǔtiáotiáoguàxīn

翻译

武陵在哪里呢?它指向南方那片楚地的乌云之下。
盛开的花朵与连在一起的枝条,靠近了桃源的幽深小径。
只有空荡的黄莺叫声,而远行的马匹已经疾驰而去。
河堤上的千年古柳,每一条都牵动着我的心弦。

注释

武陵:古代地名,这里指桃花源。
南:方向词,南方。
楚云阴:楚地的乌云,形容远方或迷茫的景象。
花萼:花的基部,这里指盛开的花朵。
桃源:虚构的世外桃源。
去路深:道路深远,隐秘。
啼莺:哀鸣的黄莺。
征马:远行的马。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
堤上:河堤边。
千年柳:古老的柳树,象征悠久的历史。
挂我心:触动、牵动我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告别,回到遥远的家乡的情景。开篇“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两句,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遥远且有些神秘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后那种无尽的思念之情。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美丽与艰辛。这里的“花萼”指的是花朵繁密,如同萼架一般,形容景色之美;而“桃源”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处仙境,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地,暗示友人要去的地方既美丽又不易到达。

接下来的“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骎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孤独感受。“啼莺”即是鸟鸣之声,用来形容环境的宁静,而“征马”则是指远行的人所乘坐的马,“骎骎”形容马儿迫不及待地前进,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舍。

最后,“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古老的柳树之上,每一条垂下的柳枝似乎都承载着他对朋友的思念和不捨。这里的“千年柳”象征着岁月悠久,也映射出诗人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