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怜坎廪心,暂寓登临目
出处:《九日登城楼宋故都门》
明 · 高叔嗣
佳节倚秋城,朋曹晚相逐。
窃怜坎廪心,暂寓登临目。
日落故乡杯,霜寒游子服。
百里览山河,千年看陵谷。
生欣盛时康,追叹亡王促。
帝功颓九五,霸气消百六。
犹能识宫观,但见登樵牧。
纵酒在高楼,悲歌对乔木。
身同司马病,怀异步兵哭。
举头望长天,万里来鸿鹄。
默寻阶除降,独去归茅屋。
窃怜坎廪心,暂寓登临目。
日落故乡杯,霜寒游子服。
百里览山河,千年看陵谷。
生欣盛时康,追叹亡王促。
帝功颓九五,霸气消百六。
犹能识宫观,但见登樵牧。
纵酒在高楼,悲歌对乔木。
身同司马病,怀异步兵哭。
举头望长天,万里来鸿鹄。
默寻阶除降,独去归茅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九日登城楼宋故都门》描绘了诗人于佳节之际,独自登高远眺,心中充满对故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佳节倚秋城”点出时令与地点,秋意浓厚,诗人身处古城之中。接着,“朋曹晚相逐”暗示了友人已散,诗人独自品味孤独。
“窃怜坎廪心,暂寓登临目”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困顿生活的自怜,同时借登高之景暂时排遣忧愁。日落和霜寒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游子在外的凄凉。“百里览山河,千年看陵谷”则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沧桑,诗人感叹盛世的短暂与往昔王朝的消逝。
“生欣盛时康,追叹亡王促”流露出对当下盛世的庆幸,又对逝去的繁华感到惋惜。接下来的诗句,诗人批评当权者未能延续帝王基业,眼前尽是寻常百姓的樵牧生活。“纵酒在高楼,悲歌对乔木”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对着高大的树木发出哀歌,情绪低落。
最后,诗人以“身同司马病,怀异步兵哭”自比司马迁和步兵校尉,表达内心的无奈与哀伤。抬头望向广阔的天空,诗人期待着远方的希望,而“默寻阶除降,独去归茅屋”则揭示了他决定回归简朴生活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感,又有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