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出处:《朔方歌》
元 · 陈泰
朔方大野何寥哉,悲风惨淡从天来。
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
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
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
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
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
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
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
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
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
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
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泰的《朔方歌》描绘了北方大地的壮丽景色和边塞生活的艰辛与豪情。开篇以“朔方大野何寥哉”起笔,展现出广阔的北方草原的辽阔与寂寥,随后通过“悲风惨淡从天来”渲染出寒冷而严峻的气候。诗人运用比喻,将风浪比作巨壑阴浪和晴空怒雷,形象地描绘了风力之大。
接着,诗人描述了严寒天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展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然而,身处其中的书生却有着坚韧的精神,“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表现出他们不畏艰难的决心。
诗中提到的“朔方之人胆如斗”,表达了边疆人民的勇气和豪迈,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他们依然能以武力和才华争胜。“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英勇气质。
诗人抬头远望太行山,山色空蒙,日月交替,烟云变幻,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最后,以燕山雪景和边防战士的泪水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戍卫者的敬佩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朔方歌》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北方边塞的景象,歌颂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坚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