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全文

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
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

注释

婺闺:指女神或仙女的居所,这里喻指月宫。
期:期待,约定。
娥轮:指月亮,常以嫦娥代指月亮。
泛:漂浮,此处指月亮升起。
浅潢:浅淡的银河。
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也指随着秋夜的降临。
暮雨:傍晚的细雨。
待暝:等待夜幕降临。
神光:这里指月光与黄昏光线交织的神秘景象。
荐寝:侍寝,古代指妃嫔侍奉帝王就寝。
低云鬓:形容女子低头时头发如云般美丽。
呈态:展现姿态,表现出娇媚的样子。
解霓裳:脱下华美的衣裳,比喻卸下正式的装扮。
喜中愁:在喜悦之中夹杂着忧愁。
漏促:指时间过得快,如同沙漏迅速流逝。
别后怨:离别之后心生怨念。
天长:白天显得格外漫长,比喻思念之深。

翻译

今晚是期待中的良宵,月亮如轮轻泛在银河浅处。
伴随着秋夜的细雨迎接夜晚,等待着暮色中那神奇的月光交汇。
侍寝时她低下云一般的秀发,展现娇态褪去彩虹般的衣裳。
欢喜中却愁时光匆匆流逝,离别后怨恨白昼如此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古代七夕节日里举行的宴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之苦的感慨。

"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这里婺闺指的是星宿中的织女星,娥轮则是牵牛星。诗人通过这两颗星的相会来点明七夕之夜的特别氛围,同时也映射了人间的情侣团聚的温馨画面。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感受到秋意渐浓。暮雨似乎为这场宴会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而“待暝合神光”则是说到了夜深时分,天上的星辉与人间的灯火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诗人的用词显得格外柔美,“荐寝”意指晚宴即将结束之时,而“低云鬓”、“解霓裳”则是对夜色中的细腻描摹,同时也隐喻着人间情爱的缠绵。

"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在这欢乐的宴会中,诗人却感受到了时光飞逝带来的忧愁。夜晚的钟声似乎提醒了人们时间的宝贵,而“别后怨天长”则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无奈与哀怨。

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景象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场古代节日宴会的温馨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