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高枕衡漳十四春,尊前论旧各怜身全文

高枕衡漳十四春,尊前论旧各怜身

明 · 王世贞
高枕衡漳十四春,尊前论旧各怜身
何当绛帐传经客,也是青门学圃人。
一醉乡心时自起,五湖秋事未全贫。
少微中夜应难辨,来日风尘碍角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故少司马杨师邀游城南别业四首(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城南别业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高枕衡漳十四春”,以“高枕”二字开篇,暗示诗人曾有过一段悠然自得的生活,而“衡漳十四春”则点明了时间跨度,十四年的时间仿佛在高枕之上悄然流逝。接下来,“尊前论旧各怜身”一句,写出了聚会时众人围绕酒樽,回忆往昔,各自感慨身世的场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何当绛帐传经客,也是青门学圃人。”这两句诗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其中,“绛帐”原指汉代学者传授学问的地方,这里借指传授知识的场所;“青门”则是长安城东门的别称,常用来象征隐居或耕读生活。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身份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学术追求和田园生活的理想。

“一醉乡心时自起,五湖秋事未全贫。”这两句诗描绘了聚会时的欢乐场景,通过“一醉”二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尽欢的情景。同时,“乡心”一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五湖秋事未全贫”则暗示了即使身处异乡,也能在秋天的丰收中找到满足和快乐,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少微中夜应难辨,来日风尘碍角巾。”这两句诗以夜空中的星星比喻人生道路的迷茫,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担忧。同时,“风尘”一词象征着世事的纷扰和人生的艰辛,而“角巾”则是古代士人的头饰,此处用以象征文人的身份和追求。这两句诗在表达对未来忧虑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我身份和理想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与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