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自引阶前鹤,踏破云根竹华落
出处:《赋高氏苔竹轩》
明 · 唐之淳
苍苔绿竹谁所怜,高君作轩苔竹边。
三春雨湿锦纹乱,六月风寒丹凤眠。
有时自引阶前鹤,踏破云根竹华落。
有时自煮石铛茶,轻烟冥冥萦屋角。
我来正值清明时,蜗篆生香入砚池。
青葱色里无人扫,剥啄声中有客棋。
我知此君爱幽独,亦欲依君结茅屋。
乞借墙阴半亩苔,更植阶西数竿竹。
三春雨湿锦纹乱,六月风寒丹凤眠。
有时自引阶前鹤,踏破云根竹华落。
有时自煮石铛茶,轻烟冥冥萦屋角。
我来正值清明时,蜗篆生香入砚池。
青葱色里无人扫,剥啄声中有客棋。
我知此君爱幽独,亦欲依君结茅屋。
乞借墙阴半亩苔,更植阶西数竿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赋高氏苔竹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雅的画面。首句“苍苔绿竹谁所怜”,以问句开篇,表达了对高氏宅院中苔竹的独特欣赏,暗示了苔藓和翠竹的孤寂之美。接着,“高君作轩苔竹边”点出主人的品味,选择在苔藓与竹子环绕中建轩,显示出其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三春雨湿锦纹乱,六月风寒丹凤眠”两句,通过季节变化,展现了苔竹轩周围的环境特色。春雨绵绵使竹叶上的斑驳纹理显得凌乱,而夏日微风吹过,仿佛连凤凰也因清凉而沉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有时自引阶前鹤,踏破云根竹华落”进一步描绘了竹轩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与白鹤相伴,不经意间触动竹花飘落,增添了生活情趣。而“有时自煮石铛茶,轻烟冥冥萦屋角”则写出主人品茗的闲适,袅袅茶香与竹影相映,增添了几分禅意。
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筑屋而居,与苔竹为邻,体现了对高氏苔竹轩的喜爱和羡慕。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