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虎去未寒苔上迹,蝉来忽断竹间嘶全文

虎去未寒苔上迹,蝉来忽断竹间嘶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阴阴灌木夹山蹊,入石穿泉路易迷。
虎去未寒苔上迹,蝉来忽断竹间嘶
蒲根可食因多节,叶背堪书为少泥。
不雨水帘成滴沥,梦魂消绝寺楼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阴郁的灌木丛中蜿蜒曲折的小径,它沿着山势延伸,两旁树木茂密,泉水潺潺,使得路径显得尤为幽静与难辨。虎迹尚存于苔藓之上,暗示着这片森林曾有野兽出没,而远处竹林中蝉鸣声突然中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诗人接着描述了蒲涧的特色,这里的蒲草不仅坚韧多节,适合食用,其叶子背面还少有泥土沾染,便于书写。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实用价值,也隐含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即使没有雨水,水帘依然滴沥,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而他的梦魂似乎在寺院的西边消散,表达了对宁静与超脱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归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