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觉镫船箫鼓咽,转令坊市争欢咻
出处:《打碟子歌》
清 · 王安修
秦淮水满桃根愁,短衫秃袖横轻舟。
新声烂漫烦手集,材童弦索纷嘲啁。
中有一技更奇绝,非丝非竹喧中流。
联绵嘈囋巧应节,轻撚急击随狂讴。
眩精骇耳畅络绎,浮音靡靡哀箜篌。
林深雾暗黄莺啭,天空日暮游丝柔。
芭蕉急雨闻夜半,斜飞密洒惊穷秋。
或云谢后妒飞燕,玉瓯犀箸风飕飕。
又云郭生击邢越,丛铃碎佩语幽修。
坐觉镫船箫鼓咽,转令坊市争欢咻。
腐儒闻之三叹息,雷鸣瓦釜黄钟羞。
安得鲸音铿六合,一破儿女声啾啾。
新声烂漫烦手集,材童弦索纷嘲啁。
中有一技更奇绝,非丝非竹喧中流。
联绵嘈囋巧应节,轻撚急击随狂讴。
眩精骇耳畅络绎,浮音靡靡哀箜篌。
林深雾暗黄莺啭,天空日暮游丝柔。
芭蕉急雨闻夜半,斜飞密洒惊穷秋。
或云谢后妒飞燕,玉瓯犀箸风飕飕。
又云郭生击邢越,丛铃碎佩语幽修。
坐觉镫船箫鼓咽,转令坊市争欢咻。
腐儒闻之三叹息,雷鸣瓦釜黄钟羞。
安得鲸音铿六合,一破儿女声啾啾。
鉴赏
这首清代王安修的《打碟子歌》描绘了一幅秦淮河畔热闹而富有特色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秦淮河水满时,一位身着短衫、袖口略显破旧的艺人驾着小舟,穿梭于水面,演奏着新颖的音乐。他的技艺独特,不依赖丝竹,而是用一种奇特的乐器在水流中发出嘈杂而巧妙的节奏,与狂放的歌唱相呼应,令人耳目一新。
音乐旋律变化多端,既有激昂的节奏,又有哀婉的箜篌声,营造出浓厚的氛围。诗人还借黄莺的啼鸣、游丝的飘荡以及夜半芭蕉雨声,增添了画面的细腻情感。打碟子的技艺引来了各种传说,有的说是谢后嫉妒飞燕的象征,有的说是郭生击碟的深情表达,这些故事使得音乐的魅力更加丰富。
然而,诗中的“腐儒”对这种世俗娱乐表示出不屑,感叹真正的艺术被琐碎的声音所淹没。诗人最后期盼能有宏大而深沉的声音震撼人心,打破那些琐碎的儿女情长。整首诗通过打碟子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展现了清朝社会的多元文化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高雅艺术失落的感慨。